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一周短評-12/12-12/18

土徵修法、垃圾辯論,我們的國家好像沒有任何進步



土地徵收條例,立院場內安全過關 ,場外衝突不斷
上週,台灣主流媒體爭相報導壹蘋果傳媒邀請國民黨立委邱毅和前總統陳水扁之子陳致中的辯論,以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被指控涉入的「宇昌案」。然而就跟以往一樣,這些媒體關注的東西只是隨著選舉起舞的,無聊的兩黨惡鬥。鎂光燈以外,關於台灣土地徵收的惡法卻又更前進了一步。因應年底會期結束前的「法案大清倉」,《土地徵收條例》在12/13進行二、三讀的修正案,美其名是要消弭這幾年來關於各種土地徵收的爭議和各種不滿的聲浪,但事實上卻只是更加惡化。法案雖然修正了,但是諸多爭議幾乎原封不動的留下,例如市價估定爭議、安置費用爭議、徵收必要性爭議等等。當天在立院場外抗議的農民、聲援團體也再度遭到警察的暴力對待。然而即便會場外抗爭不斷,隔天馬英九先生還是說出了「土地五法通過,邁向社會正義大突破」這樣噁心的話,更是令人心寒。(關於土地徵收條例更詳細的內容,將會於下一期「社會主義者雜誌」中有更多的評論)

郭台銘替顏清標站台,有黑又有金
12月14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特地前往顏清標競選總部為其助選,面對新聞記者,郭台銘不忘強調「人沒有黑道、白道;只有黑心、白心」,還說顏清標服刑期間所得四萬多塊都拿出來做善事,讓他非常感動。捐四萬多塊就能讓這位郭董非常感動,看來郭董確實是性情中人,非常容易感動。相信除了這四萬多塊以外,讓郭董感動的應該還有顏清標以及「無盟」未來在立法院可望扮演的關鍵少數角色。資本家介入政治向來不遺餘力,郭台銘這次大力押寶馬英九,也不忘為顏清標抬轎,台灣的「民主政治」到底是資本家的民主還是勞動者的民主呢?

總統候選人文化政策發表會
12月15日台灣總統選舉史上頭一遭,三位台灣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蔡英文以及宋楚瑜進行了文化政策發表會。候選人除了發表文化政策政見,並回應文化界的提問。文化界對候選人的十二題提問,主要針對了受經濟壓迫的文化資產保存(樂生療養院危機)、只著重末端的產銷價值的文化創意產業、專業藝文人士被ROT模式重商的文化園區排除、閒置或不當的空間利用加上不合時宜的法規、不足的預算以及不公平的資源分配、人力外流以及外交等議題提問。第一位發表候選人蔡英文提出鼓勵藝術工作者成立工會、統合個部會,修法;推廣教育、重新分配資源以及建立的審查機制;政府不該介入文化生產等。相對於其他兩位,蔡英文提出較能具體兌現的支票;但以過去執政者經驗,難免有對於各項質疑各個擊破地去滿足人民,最後卻如政見所提,淪落只是”檢討”、”討論”的空頭支票之疑慮。

第二位發表政見是宋楚瑜,搬出了于右任以及蔣經國的故事來表達對文化的詮釋。如某藝文平台評論”守舊有餘,創新不足”。遇到重大政策的提問,不斷搬出省長以及新聞局長的經驗為自己解套,卻沒提出具體解決策略;或者是提出跟執政黨相似的政策方向,難以解決資源分配不均,並可看出政策以經濟凌駕在文化之上,使藝文工作者窒礙難行的問題難以得到根本的解決。

最後一位發言者是總統馬英九先生。整體看來是最臺風穩健的一位,也是因為他依其一貫迴避問題的態度(包括面對場外樂生的抗議聲浪),搬出以往的政策以及“政府已兼顧各方,協調之後取得平衡”的多數暴力來回絕一切質疑,抹煞少數民眾的權益。仍舊以著重產業末端的產值為出發點,去增加對文化界的補助或降低租金。但從他提出的贊助對象都是已享譽國際且發展成熟的藝文團體看來,預算分配不當的情況不只夢想家這一庄。馬英九提出了”全國文化論壇”,的平台是協調還是河蟹?

這場發表會,主持人張鐵志不斷趁機帶入日前通過的土地徵收條例,向執政者呼喊,沒有
對土地的尊重,枉論對文化的尊重。


今天的PR99,明天的那百分之一
      話說上週北北基各高中職總算確定了明年免試入學的比例,正當各私立高中職、社區高中配合著即將來臨的十二年國教開放招生名額一半以上的額度做免試入學時,建中、北一、附中、成功和政附等等所謂「明星高中」卻公然挑釁教育政策的既定路線,只假惺惺地把名額讓步到15%。這些高中異口同聲開出的名額,私底下肯定早有秘密討論過,不顧大局只為自己學校私利的嘴臉,實在令人憤慨。

      我們都知道,上述這些學校都是基測成績PR95、96以上才有機會進入,在台灣教育偏頗於紙本教育的情形底下,掌握了台灣高中職教育中最多的資源。當然我們也都知道,台灣教育投資最少的一環就是高教,在如此有限資源底下做競爭,實在無法明白其他學校如何存活。我們更知道,無論大家怎麼喊關懷弱勢、消弭貧富差距之類噁心的口號,能在教育現場表現優異的同學,其背後支持之家長的社經背景也大多有穩固的基礎。是以,所謂「明星高中」這種門戶緊閉的觀念不僅是一元學 業成績至上的觀念作祟,更是將資源壟斷在少數權貴精英子弟的手上,並惡性循環下去,替日後社會上的階級差距埋下伏筆。

      本學期甫上任,在學生圈內惡名昭彰的建中校長陳偉泓,竟還大言不慚的獅子大開口,希望民國103年12年國教實施後,免試入學以15%為限!如此要求根本是 在破壞十二年國教原來一切的美意,繼續讓同學必須在單一紙本教育思為當中為自己根本毫無興趣、未來也不再有機會接觸的知識死拼三年,等於是明星高中自己辦 理變相基測。校長自合作社超額盈利亂做制服、段考自習法西斯管制之後面臨校內輿論極大壓力,只好喊出如此自私的口號,轉移建中學生的焦點,希望激起他們自 身成績優異的精英優越感,撕裂他們與同樣身處教育制度壓迫的其他學生的感情。其實做為明星高中生,也不代表就得到學校給予的資源,建中唯利是圖的心態,只 肯把資金集中在少數資優班身上,對多數同學根本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兩年,反正他們基礎好,最後學測倒數半年叫他們拼還來得及。各位不是最頂尖的頂尖同學們,別被你們國中的導師、輔導老師還有家長給騙了,去建中是玩社團兩年拼半年,去社區高中也是玩兩年拼半年,那乾脆國三好好發展自己所喜愛的專長,把時間精力放在一個根本毫無差異的目標,只是一種浪費。

      然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學校一方面刻意想維持自己「優良的素質」,一方面體育班招生卻行之有年;難道說為求知名度不擇手段地拉攏各方好手為自己的球隊效力 可以是一種成績至上主義之外的特例?十二年國教一來,特色招生總不會是體育導向吧?難道建中又要為一己之私,把各領域菁英人才全部納入口中,卻又毫無系統性培育他們的意願?

      對於所謂的明星高中不把台北市一千多名PR99的學生當學生看待、以精英的態度睥睨他人的架子,身為建中駝客的一員(編註:僅指本則短評作者)我必須義正嚴詞的反對並引以為恥;名校思維正如種族主義,只是對人們無義的分割,並弱化學生爭取學習自主權的一種毒藥。我們社會主義者強調所有學問同等重要,教育不應該有所偏頗,更不應有所歧視;現在是台灣教育轉型的一大關鍵,絕對不能讓所謂的明星學校們的老師校長為了自校的利益出面阻撓!